热搜新闻

立 春

2024-02-08 0


立  春
心无挂碍
2024年2月4日16:26:53,周日,农历腊月廿五,立春。此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首。旧历曰:“大寒后十五日,斗指东北,维为立春,时春气始至,四时卒始,故名立春”。立,即开始。

“春到人间草木知”。早晨出门,昨日逼人的寒气似乎减了不少,玉龙湖已三分水暖,草木似乎绿意萌新,初醒的草香似乎已嗅出味道,霁青的天空不再那么高远。冰寒一冬了,锁于棉衣之下,感觉丝缕春意,便心生欢喜,公园晨练的人明显增多。
中国古时,把立春到雨水的十五天分三候:一候东风解冻,二候蛰虫始振,三候鱼陟负冰。大概意思是东风送暖,大地解冻,万物复苏;蛰居冬眠的虫类开始苏醒;这期间河里的冰开始融化,鱼始游于水面,但此时水面还有冰未消,鱼背上冰渣,浮游于水面。
春天是人们向往的季节。古往今来,文人墨客对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不吝赞美之词,用各种方式表达对春的热爱和褒赞,无数佳诗美文由此而生。“立春后五日,春态纷婀娜。白日斜渐长,碧云低欲坠。”诗人白居易采用白描手法,极其细微地抒写春意渐浓的过程,读后愉悦且享受。
立春这个节气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,于农民来说,意味着农事之端,春是希翼,耕耘播种要开始,春节未至,就悄悄备耕备播了。作为生于农村、长在农村、考入农校、服务农业,现在又分管农业的我,农业情怀更加厚重,对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的祈求更加虔诚!
晨练回家,茶室窗外,梧桐枝叉,小鸟叫声清脆,干净回绕,这样的时刻,煮一壶大枣普洱,捧读文字,万缕情丝,千般希望,一年里经历的阴晴圆缺,沟坎峰谷,内心的百折千回,在这里回味:苦的涩的,甜的咸的,让记忆游走,安放心坛,小心封藏,这样的时光,从不觉漫长!而后沉在朱老先生散文的意境里,“欣欣然张开了眼”,用我舒朗的双臂,拥抱又一个全新的春天。
神奇的二十四节气,彰显着祖宗的智慧,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,传承了中国古文化的精髓,它也许是世界上最富诗意的历法,一轮四季,一季仨月,一月两节,与我们邂逅二十四次,年年如是,周而复始,形成一个圆整的生产生活体系,井然有序,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!这自然规律其实也一直在告诫人类要顺应天时、敬畏自然!这其中同样蕴含了“天人合一”的文化灵魂,更是道法自然的直接诠释。
小时候,在每一个节气里,体验那纯朴的乡俗民情,妈妈对节气强烈的仪式感,给我们赋予了生活更加浪漫的记忆,立春这天的躲春,祭祖等活动,犹如昨天。贫穷的物质条件挡不住高贵精神的培养,在首个节气的早晨,我在思绪缭绕中,感恩妈妈养育了一群内心富足的精神贵族!
今天,时代的浪扑打着,古朴的风俗似乎无可挽回,人们习惯了辗转恣雎于麻木的生活。田园牧歌、执鞭少年都成过往,面对已被变得支离破碎的环境和被磨去激情心魂的人群,真应该审视走过的路程,思考我们究竟要到哪里去?找回民族自身文化的源,也许是当下最紧迫的话题。
从哪里找呢?也许二十四节气是个切入契机,在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中,许多村庄将二十四节气图文并茂地科普上墙,某种意义上是朴素的农民在有意无意地寻找着什么。找根找脉,找因找果,找血找肉,也许皆在其中。
我了解到,一直居住在村的高龄老人在力推这些,村干部尊重并采纳了建议,完成老人们的梦!他们想在无法回溯的时光中,重新唤起田园意趣,捡拾古人隐于节气中的大智慧,让晚辈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!通过这样一种方式,让后人传承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的伟大思想!
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。古人在天地的哺育下,随季节与草木共生,凭日月识时点,和鸟兽和谐处,在这循环更迭里生活了几千年,祖祖辈辈得安然,用节气系起智慧和血脉,顶起文化的脊梁!在稀松平常的日子里,节令成为注脚,一缘一会,如期到来,这么看,每个节气不都是一幅流动的生活画卷吗?每个节气又何尝不是一樽樽安静的生活禅呢?
镌刻在我们生命里的经历、成长和感悟,别让它在流年里老去,无论世界如何变化,我们一定要把这民族血脉里的智慧,想方设法传承给下一代,再下一代,久久不息,亘古绵长。

随笔于2024年2月4日16:56

行唐县文化馆
电话:0311---82661611 13165581279
邮箱:1125272639@qq.com

To Top